斯大林不满马利诺夫斯基进展,铁木辛哥受命调查、托尔布欣角色升级?

斯大林及其红军总参谋部对前线战况的不满情绪不断加剧,尤其是对马利诺夫斯基所率领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进展缓慢感到不满,而北方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更是陷入了严重的僵持状态。在这场激烈的战斗背后,各方的指挥决策和战场形势正经历着复杂且多变的转变。

进展缓慢引不满

图片

斯大林与红军总参谋部对马利诺夫斯基所率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指挥表现深感不满,该部队本应作为前线的主力,但其进展却异常迟缓。与此同时,位于更北部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的情况更为严重,自1944年8月以来仅前进了200公里,在喀尔巴阡山脉遭遇了僵持不下的局面。这一状况引发了指挥部门对整个战局进展的深切忧虑。

多区作战存问题

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部试图凭借兵力上的优势,在米什科尔茨、埃格尔、豪特万等地区对敌军进行同时的击溃。然而,由于部队指挥官及其参谋人员对罗马尼亚和特兰西瓦尼亚的战果感到自豪,这种骄傲情绪导致了各兵种之间协同配合的不足。这一情况使得作战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图片

战略调整新部署

10月中旬,红军最高统帅部发布命令,乌克兰第3方面军在托尔布欣的领导下,攻占贝尔格莱德后,需暂停在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并开始筹备参与匈牙利战役。此次行动旨在夺取多瑙河外地区的铝业基地和油田,随后计划进军维也纳或对布达佩斯展开攻势。11月27日,马利诺夫斯基接获新指令,骑兵第5军需移交给托尔布欣进行指挥。

进攻布达佩斯计划

马利诺夫斯基预测,部队将在三至四天内进入瓦茨与伊波伊河谷地区,继而在布达佩斯展开攻势,并继续向小匈牙利平原进发。据此,他决定派遣近卫机械化第2军和第46集团军,渡过多瑙河,从西部对布达佩斯发动攻击,力争在托尔布欣之前赢得胜利。目前,他所选的渡河点敌军防线已崩溃,而托尔布欣的部队也在快速推进。

图片

渡河战斗遇挫折

12月6日,红军在埃尔奇河两侧建立了七个桥头堡。然而,面对守军猛烈的火力,突击连队成员全部壮烈牺牲。马利诺夫斯基试图通过颁发勋章来掩盖部队的损失,但这一举措并未产生任何效果。直至12月8日,第46集团军才最终稳固了阵地。与此同时,托尔布欣的部队也抵达了埃尔奇以南地区。

战线僵持与突破

玛格丽特防线稳固,与红军渡河点相距10至20公里。马利诺夫斯基不得不将驻军转交给乌克兰第3方面军。此后,红军未发动攻势。德军报告中指出,匈军展现了非凡的勇气。红军多个师成功攻破了奥乔与高尔高马乔之间的敌军防线,与此同时,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亦被调遣至该区域。

在这一错综复杂的战场态势面前,红军是否能够成功突破敌军防线,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我们衷心邀请广大读者参与讨论,为文章点赞,并积极转发。

图片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中原东路190号​ 咨询电话:0393-855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