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构成部分,它与盟国彼此给予支持,这段历史有着深入探究的价值。
抗战急需外援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面临严峻形势,急需大量军事援助,当时国内军备力量薄弱,战争消耗巨大,自身生产难以满足前线需求,战场上弹药匮乏,飞机坦克等装备也匮乏,这严重影响抗战进程,在此背景下,寻求国际援助成为当务之急。
美国租借援助
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此后便开始以租借形式向中国提供军火物资。1939年1月,《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肯定美国对日政策“日趋强硬”,同时期望美国给予中国抗战更多援助。1944年,《新华日报》进一步对美国的相关举措作出评论。美国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军事装备方面的压力。
中美合作呼声
1941年12月,《新华日报》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与此同时,该报还刊登了社论。社论指出,世界战争已然联成一体。社论强调,中国应当“加强国内政治团结,增强军事力量,积极地与美英等国配合作战”。这表明当时中国怀有希望与美国等盟国紧密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的意愿。
苏联大力支援
二战期间,苏联在欧洲战场是抗击纳粹的关键力量,并且给中国抗战提供了诸多援助。1939年欧战爆发后至1941年,只有苏联持续为中国供应武器装备。1939年初蒋介石认可,中国获得的外援总数中,约八成武器装备来自苏联。苏联的援助帮助中国挺过了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
苏联空军骨干
苏联直接从空军抽调作战骨干支援中国,这些骨干遵守纪律表现出色,尊重中国政府值得称赞,尊重中国人民广受好评,他们带来了先进作战经验,带来了先进技术,在空战中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为保卫中国领空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联资金援助
1941年7月,苏德战争处于困难阶段,联共(布)中央划拨100万美元给共产国际执委会,这笔资金用于援助中共。中共中央表明,苏联战争和中国抗战性质一样。毛泽东讲过,中国战争特别依赖苏联的援助。这种援助既有物资方面,也有精神层面的支持。
中国人民开展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关联密切,得到了美国、苏联等盟国给予的珍贵援助。那么,你认为盟国的援助对中国抗战实现胜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