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人们竞相寻找降温的良方。但鲜为人知的是,我国古代便已创造出了众多避暑技巧。从战国时代的“青铜冰箱”到清朝的“竹夫人”,这些精巧的发明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记录了他们独特的降温技巧。
战国“冰鉴”
战国时代早期,一种称作“冰鉴”的器具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器具在先秦时期出土的同类器物中,以其庞大的体积、完好的保存状态以及高超的铸造技艺而著称;它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该器具由外部的方形鉴和内部的方形缶两部分组成;其上均镌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的铭文。整体装饰采用蟠螭纹等图案设计,融合了分铸焊接与失蜡法等复合铸造技术,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准。在实用阶段,方缶被用来盛装酒水,同时,将冰块置于鉴与缶之间的狭缝处,便能够达到冰镇酒的效果。
原始青瓷冰酒器
该冰酒器之表面装饰以青釉,其胎质既坚固又紧密,充分体现了越地古代青瓷的精湛技艺,成为这一制作工艺的典范。在古代,人们习惯将冰块放置于承盘之上,随后向冰酒器内注入清水,并将酒杯放置于器物的圆孔之中,以此来达到冰镇的效果,享受饮酒之乐。此件作品线条流畅,细节刻画生动逼真,无疑是古代中国瓷器中的瑰宝。
壁画中的冰食前身
壁画中记录了宫廷宴席上菜肴的情景,其中展现了古代冰制佳肴“酥山”,这一美食被视为现代冰淇淋的早期形态。据此推断,在那个时期,古人已掌握运用冰食降温的方法,这反映了他们在饮食与降温方面的独到见解。
玉枕瓷枕
古时,人们倾向于选择玉枕或瓷枕,这类枕具不仅触感凉爽,更能带来身心愉悦。传说中,玉与瓷制的枕头还具有“明目养睛,即便老年也能清晰阅读细小文字”的神奇功效。借助这些材质的枕头,人们在睡眠时也能感受到清凉,进而提高日常生活的舒适度。
宋代单衣
福建省福州市黄昇墓发掘出一件宋代的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该衣物现藏于中国丝绸博物馆。该服饰采用印金填彩与彩绘技艺对襟缘进行装饰,展现出显著的装饰效果,是当时贵族妇女所喜爱的服饰之一。其面料特性或许能在炎热的夏季为穿着者带来一丝清凉感。
乾隆冰箱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该物品是目前所记录中最早被官方定名为“冰箱”的宫廷用冰设备,这一命名标志着方形藏冰容器命名规范的正式确立。这件冰箱由乾隆皇帝为皇太后定制,主要用途是消暑,这一行为体现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思想,同时也展现了清中晚期珐琅工艺的极致技艺。
各位是否知晓古人独特的降温方法?不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