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北京成功举办了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线上展示交流活动。该活动为青少年科技爱好者与辅导员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宝贵平台,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活动主办及入围情况
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线上展示与交流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全国妇女联合会以及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经过省级选拔与推荐,全国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送了520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作品,以及285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作品。这些作品均已顺利晋级全国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众多卓越的成果将得到精彩的呈现。
专业指导引领
活动期间,将有众多来自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工作者参与,总人数接近百位。他们将被邀请与入选的学生以及科技辅导员进行线上交流。在交流中,他们将就创新理念进行深入讨论青少年科技总动员,并为创新成果提供专业指导。此举旨在助力青少年培育科学思维,点燃创新激情,并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弘扬科学家精神
开幕式上,话剧、舞台剧和合唱等多样化表演形式,生动呈现了邓稼先、黄大年、南仁东等著名科学家的感人故事。此外,活动还向青少年提出了“传承科学家精神,培育优良学风”的号召。此举措旨在让青少年深切体会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并指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研理念。
多样活动丰富体验
在举办线上交流展示活动期间,主办方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内容充实、形式各异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学长说——我的参赛故事”分享会,届时学长们将真挚地分享他们的参赛经历及心得体会;此外,还有倡导科学家精神的主题报告以及旨在培养优良学风的主题沙龙等活动。该活动的宗旨在于深化科研氛围的构建,以此促进青少年在众多学科领域的兴趣培养和创造力提升。
大赛发展历程
1982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正式登台亮相;其历史脉络可追溯至1979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导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历经40年的成长,该赛事已演变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舞台;这一舞台专门致力于发掘与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众多对科学抱有热情、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正是借助这一舞台,得以崭露头角。
活动意义深远
在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线上展示与交流环节中,青少年得以展现自我青少年科技总动员,这一平台助力了他们的成长。活动不仅推动了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还传播了科学家精神,对培育新一代科技人才起到了深远的促进作用。你认为哪些科技创新成果最能够激发青少年的热情?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并对本篇文章给予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