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迎宾馆,作为广州市的一座国家级政务接待场所,在当地民众的印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鲜为人知的是,该宾馆的前身曾遭受英国长达67年的占领。这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如今已转变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其所承载的故事引人深思,值得人们深入挖掘。
迎宾馆前身溯源
广东迎宾馆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至两千年前,那时它便是广州城的缔造者、秦朝南海郡尉任嚣的庙宇和墓地所在,该墓地至今保存状况良好。进入清朝,此地演变为广州城内最显赫的广州将军府,位于城市核心区域,亲身经历了广州的历史演变。
联军入侵强占府邸
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对广州城发起攻击,参与战斗的人数超过5500名。次日,广州城守将穆克德纳正式宣布投降,导致广州城被敌军占领。到了次年,英国军队成功控制了广州将军府。《北京条约》的签署时刻,其中明确指出英军应在1861年10月前撤离,然而在同年4月,英国驻广州领事罗伯逊迫使两广总督劳崇光,将将军府的后院租借作为领事馆使用,该年租金仅为200两白银。
领馆建设与使用
广州将军府的后院区域,主要由后楼和附楼两座建筑组成。自1858年开始,后楼不幸遭受火灾,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后,英国人在该区域的最南端新建了一座洋楼,并将其用作馆舍。与此同时,附楼被改建成领事官邸。到了1865年,英国领事馆迁至沙面新馆,此区域随之转变为“领馆别业”。而原来的馆舍,则变成了学员的宿舍。
长期霸占拒不归还
清政府已向英国支付了战争赔款,然而英国方面并未如期归还将军府的土地。到了1928年1月,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次长朱兆莘,同时也是广东交涉员,他与英国总领事壁约翰展开了交涉。在广东省支付了必要的费用之后,英国于2月13日将钥匙归还,这一行为标志着将军府被非法占领的67年历史正式结束。
府邸变身迎宾馆
1952年,广东迎宾馆落成,肩负起政务接待的重要使命。昔日英国领事馆得以改造,变身净慧楼,对外开放;而领事官邸亦转型为宴会厅,市民在此品茗用餐,功能显著变化。
历史见证与新生
六榕楼前的这株承载着悠久历史的木棉树,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沧桑,目睹了将军府的变迁、接管,以及其功能转变为迎宾馆的全过程。这棵树如同一位静默的历史见证者。如今,迎宾馆已成为广州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不禁让人感叹历史的厚重与变迁。
公众普遍认同,该段历史先是被非法侵占,之后又得以恢复,这一过程对广东迎宾馆目前的内涵产生了何种影响?我们衷心邀请您发表您的看法,提供您的支持,并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