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上一幅由众多漫画角色拼接而成的《蒙娜丽莎》迅速走红,从远处观看,它仿佛是一幅传世名画,但近距离观察,却可以发现它是由众多二次元形象组成的。这种极具创意的“像素级”抽象拼贴手法,令网友们惊叹不已。7月28日,记者对创作者“陈校长67”进行了采访,并揭示了这幅作品的背后故事。
从常规到创新
陈校长,美术专业背景出身,其早期视频内容主要集中在绘画技巧和画材测评等常规领域。但此类内容在网络上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陈校长表示,他不愿炫耀技艺或故意制造神秘感,而是希望创作出能够给大众带来娱乐的抽象作品。今年四月,美国网红“甲亢哥”访华备受关注,陈校长利用大张伟的头像拼凑出“甲亢哥”的形象,这一创意迅速走红,也标志着他抽象拼贴艺术创作的开始。
复杂主题尝试
那次胜利使“陈校长67”认识到抽象拼贴艺术在互联网上的强大传播效果。自那以后,他着手尝试处理复杂主题,并开始运用二次元形象进行世界名画的拼贴创作。诸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空》以及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经典之作,均以他独有的手法进行了重新演绎。这种创新性的尝试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极大关注。
创作的时间成本
从获得灵感至作品最终完成,通常耗时2至3日。创意虽源于瞬间闪现,却非单纯依赖运气。获得灵感后,他会首先研究色彩的搭配,若效果满意便开始创作,若不尽如人意则暂缓,等待灵感再次降临。以《蒙娜丽莎》为例,需先分析图像中色块的布局,区分深棕、浅棕等不同色调。
机械的拼图过程
进行创作涉及在网络上搜寻合适的动漫形象,进行抠图和拼图处理,这一过程涉及高达一万次的复制与粘贴,毫不夸张地说是完全的机械拼图。他利用《原神》中的一万个角色,拼凑出了《星空》这一作品,其人气迅速蔓延至海外,在二次元领域、游戏社区以及QQ群中广泛传播,累计曝光量已超过百万次,粉丝的认可使他感到非常高兴。
热度与热爱平衡
《蒙娜丽莎》的受欢迎程度激增之后,他并未打算仅限于钻研经典画作,而是计划探索新的知识产权,同时强调新作品的关注度必须与之相匹配。他认为,创作不应只满足于自我欣赏,若想获得成就感,就必须得到公众的喜爱。以他最钟爱的《七龙珠》为例,由于热度不足,他尚未着手创作,这一现象充分表明他在追求个人热爱与市场热度之间正努力寻求平衡。
创作仍在继续
目前,“陈校长67”的拼画创作活动仍在进行中。未来,他可能会选用更多种类的动漫形象,创作出更多令人出乎意料的拼贴作品。或许在某个时刻,他特别喜爱的动漫角色也将被融入他的拼贴画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您预测陈校长67将如何选用新的IP进行拼接创作?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