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四年明军王江泾大胜倭寇,世宗为何将张经问罪斩首?

在嘉靖年间,东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倭寇侵扰,张经总督在取得王江泾战役的胜利之后,却遭到了世宗皇帝的拘捕和审判,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着何种复杂的内情?

图片

倭乱设督

嘉靖三十三年,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愈发猖獗,明朝朝廷认识到设立一位总督大臣专门负责剿倭的必要性。张经被委以重任,但面对凶猛的倭寇,他明白胜利并非易事。在狼兵尚未抵达、军队尚未重编的情况下,他下令各卫明军及州县实行闭门自守,严格禁止外出城池进行战斗,这一举措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图片

世宗催战

那些未能领会张经战略的人,不认同朝廷的天兵无法战胜倭寇,并将战败及劫掠之过归咎于张经的无能和私心。世宗皇帝原本就耐心有限,加之作为一国之君的自尊心,使得他不愿再为张经承受压力,因此下令张经必须限期剿灭贼寇。然而,张经却坚持必须等待狼兵到来并重新编排军队后方可采取行动。

图片

文华促战

世宗皇帝不愿与张经正面冲突,便利用工部右侍郎赵文华上奏“备倭七事”的机会,指示他假借“祭海神”的名号前往浙江推动战事。嘉靖三十四年三月,赵文华抵达浙江,甫一见面便催促张经出兵,但张经认为赵文华越权行事,并未予以回应。

狼兵初战

四月初,赵文华前往松江府进行海神祭祀,与此同时,两广的狼兵已抵达浙江前线。然而,狼兵在首战中遭遇挫折,面对数百名倭寇便败下阵来,导致钟富、黄维等十四位首领英勇牺牲。这一事件使得张经更加坚定了先加强军队训练、避免无谓战斗的决心。当赵文华再次催促时,张经则反驳称,圣旨并未授权他代为管理军政事务。

文华弹劾

赵文华受到指责后,向朝廷上呈奏疏,指责张经“畏缩不前,错失良机,玩弄敌寇,祸害百姓”。在此同时,张经收到友人的来信,得知自己被弹劾的奏疏已经堆积如山,这才意识到自己身处险境。他与胡宗宪商讨制定作战策略,然而,尽管他在被弹劾后仍能取得胜利,却仍被怀疑心怀叵测。

经死西市

图片

李用敬与闻望云为张经辩护,张经在三次司审中陈述自任以来已俘获并斩杀倭寇五千多人。严嵩却宣称徐阶、李本等江浙地区官员均认为张经有罪,并称王江泾大捷的功绩应归功于赵文华和胡宗宪。世宗皇帝示意严嵩起草奏章,判定张经犯有“欺君怠政,不忠不孝”之罪。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二十九日,张经被押解至西市执行死刑。

张经致力于剿灭倭寇的大业,却遭遇了这样的结局,您认为世宗皇帝为何会判处张经死刑?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中原东路190号​ 咨询电话:0393-855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