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南地区首个正在建设中的超高层建筑——“中海成都超塔”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建筑不仅体现了成都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而且在其施工的每一个步骤中,都牵动着公众的极大关注。
关键工序攻克
项目核心筒剪力墙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即41至43层首段斜墙的复杂施工过程,已经成功突破。该斜墙的总高度为13米,南北两侧的翼墙平面同时缩短了1.3米,其倾斜角度达到了5.3°。在面临这一高度的技术挑战时,项目团队依靠其高超的专业技能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完成了任务,为后续施工环节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挂架平台拆改
施工期间,南北两侧的挂架被调整至1.6米以内,东西两侧则调整至0.3米以内;同时,164.56平方米的相关桁架已被拆除。“天府号”造楼机的平台改造任务亦已圆满完成。整个改造过程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保障了作业的有序开展,为斜墙施工提供了稳定的作业环境,并且保证了后续工艺流程的顺畅实施。
模板系统创新
项目专注于斜墙施工的挑战,引入了一种创新的单元式倒序抽板全钢模板设计。该设计在斜交墙体的转角部位实现了高效覆盖。与传统木模散拼工艺相比,它不仅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成型质量,还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的整体效率和品质。
分层施工保障
在项目执行阶段,项目团队充分利用了“天府号”空中工厂开展分层作业。这种方法不仅保障了斜墙施工的安全,而且确保了构件吊装作业的顺畅。分层作业对施工流程进行了精心规划,有效降低了不同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显著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与整体效率。
技术手段助力
采用BIM技术对施工全流程实施模拟演示与矛盾排查,并结合机器人技术辅助。钢筋扫描机器人可精准锁定钢筋的转换点,安全巡检机器人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管职能,钢模清理机器人高效完成清理作业及脱模剂涂抹。上述技术手段有力保障了施工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并提升了施工的智能化水平。
未来前景展望
中海成都超塔坐落于成都天府新区,其主体塔楼设计高度达到了488.9米,楼层数量达到95层,由中建西南院等机构联合设计。该建筑未来将承担办公、展览、观光等多种功能。预计在2026年,它将成为西南地区最高的建筑物。到2027年年底,该塔楼将全部完工,并于2028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它将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超级城市综合体。
您是否期待这座坐落于西南之地的最高建筑物能够早日竣工,进而为成都的城市景观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