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一”节前,一场别具一格的主题党日活动于秦岭腹地的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成功举办。渭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党支部成员们亲临现场,深入体验了航天奋斗的壮丽史诗,从中汲取了前行的动力。
奔赴旧址开启学习之旅
在“七一”节前,渭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党支部安排了一次活动,党员干部们被带领至位于秦岭腹地的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该区域享有“中国航天液体动力摇篮”的美誉,曾是三线建设的重要遗址。怀着对历史的敬仰,党员干部们抵达此地,准备投身于一场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研学之旅,希望在承载着丰富历史印记的这片土地上,深入挖掘航天精神的内涵。
沉浸感受峥嵘岁月
随着讲解员的解说,党员干部们专注地注视着泛着黄迹的旧照以及简陋的设备,他们的思绪不禁回到了那个“立志青山,为国铸箭”的辉煌年代。他们从“红光沟201洞”的水泵试验室,到张贵田院士故居中陈列的手稿,每到一个地方,都仔细倾听、深切体会。在红光沟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前,众人停留良久,深刻感受到了航天精神代代相传的强大力量。
重温誓词庄严致敬
在专题学习活动中,党支部书记何亚周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回顾了入党誓词。那坚定的誓言在航天前辈们曾辛勤耕耘的土地上回荡,彰显了党员干部对党的坚定忠诚以及投身党的事业、为之奋斗的坚定意志。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大家向航天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鼓舞着自己在新时代中不断前行。
热烈讨论育人思路
在参观体验的基础上开展青少年活动,党员干部们就“弘扬航天精神,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许多同志提出,应利用“厕所实验室”等生动案例来设计青少年科普教育课程。众人普遍认为,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和历史资料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并使他们更深入地领悟航天精神的内涵。
借鉴经验融入教育
何亚周在党课上指出,红光沟应作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其育人作用。他建议借鉴西安航天基地“科普与科创双管齐下”的成功模式,将航天精神融入科技教育、研学实践及主题活动之中。他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使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深刻体验到航天精神的独特魅力。
播撒种子期待未来
活动旨在通过“大手牵小手”等举措,在青少年心中植入航天报国的理念。众人期望开展青少年活动,借助此类途径,培育出更多怀揣爱国热情与科学追求的新时代人才。旨在让航天精神在年轻一代中得到延续,为我国航天事业及国家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此次活动的开展之后,预计党员干部们将更有效地将航天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关于此类主题党日活动,您认为它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