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举办的“2023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正式拉开帷幕,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次活动不仅标志着线下活动的全球首次亮相,而且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全球交流紧密结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开营概况
7月20日,在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一场名为“2023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的活动宣告启动。该活动自7月18日起至7月31日结束,标志着今年全球范围内首次线下举办的盛事。此次夏令营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的13个城市,共73名营员,他们将与上海的青少年朋友们携手,共同踏上这段充满意义的交流之旅。
多元课程体验
营员们将参与学习包括中文、中国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服在内的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使得外籍营员得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与此同时,他们还将参与城市创造者课程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从中感受科技与创新的强大动能,并全面领略上海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魅力。
交流互动活动
友城青年论坛搭建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各国青少年得以在此碰撞思想,从而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在参与城市定向挑战等活动中,营员们得以近距离感受上海的人文特色,通过实践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进而加深了彼此间的友谊。
线上平台助力
营员与志愿者不仅能够参与实体活动,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取丰富资源。该平台汇集了200多节课程、超过1万分钟的短视频以及2万张原创摄影图片,旨在满足营员对上海及夏令营的深入了解需求。他们得以从同龄人的视角虚拟游览上海青少年日本国际夏令营,亦或是在专业教师团队的带领下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历史成果显著
数据显示青少年日本国际夏令营,夏令营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参与的国家有37个,国际友好城市达到41个,共有1431名师生参与其中。其中,近60所上海的中学选派了670名学生作为志愿者。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一批对华了解和友好的学生,而且为国际间的友好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友好城市意义
斯里兰卡驻沪总领事Anura Fernando指出,友好城市是国家间经济、文化及技术交流的关键桥梁。此类夏令营项目促进了城市间的互动,聚焦于文化和青年可持续发展教育,从而有助于增进和平与相互理解。
您认为此类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在推动国际交流方面能发挥怎样的影响?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也欢迎您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