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活动里,700多名参与者汇聚一堂。在这里,445个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98个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集中展示。无锡宜兴市举办了一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盛会。此次赛事亮点纷呈,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感受青少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独特风采。
集中展示惊喜多
3月30日,无锡市宜兴区的常青外国语学校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活动。来自全省各中小学的孩子们,这些充满好奇心的小“科学家”,络绎不绝地聚集在此。小学组共有148件作品参展青少年科学dv作品,其中包括数字式快速视力测试仪、辅助残障人士取高处物品的装置等,这些作品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充分体现了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生科创亮眼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一学生朱珂瑶与张景涵共同研发的“慧眼”盲人辅助导航穿戴设备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选题与调研、实施与改进的全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探索精神青少年科学dv作品,这种科创精神实为难得一见。尤其是他们熟练操作超声传感器,这一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学生科技能力的提升,让人倍感欣慰。
实用型作品受赞
在本届青少年科技竞赛中,多数参赛作品展现了实用性,并指向了具体的应用领域。这一情况表明,主办方对青少年在务实科技创新方面的培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且有助于增强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得科技创新的成果更加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
“英才组”成果突出
“英才组”参赛者们呈现了他们在“科研预备役”阶段的研究成果。张木易在南京大学的导师辅导下参与了科学实践活动,并在该活动中展示了她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项目成果。她的家人对她追求兴趣领域表示了鼓励,而本次竞赛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科研实践机会。
乡村学校播撒种子
苏州市吴江区的青云小学,王一涛老师进行了关于“如何运用图像识别技术促进小学生节约粮食行为”的研究展示。学校借助人工智能实验室,已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旨在增强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名学生在省级和市级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大赛未来发展可期
方胜昔,担任省科协党组成员及副主席,他提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应与时代发展紧密契合,需对竞赛机制进行改进,创新竞赛模式,并提高竞赛的整体水平。此外,各联办单位将共同协作,致力于科学教育的广泛推广,旨在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在新时代探索新的成长方向。
本次赛事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他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平台,而且也充分展现了他们在科技领域所具备的强大潜力。对此,您认为这次赛事可能对青少年未来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上产生何种影响?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并对本文进行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