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江苏赛区赛事落幕

颁奖盛典见证了此次科技盛会的成功落幕,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及作品大赛江苏赛区所取得的成就备受关注。参赛者人数创下新高,面对全新的命题挑战,选手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检验,究竟哪位选手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所有答案即将揭晓。

1全国青少年科技_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江苏赛区_第十届科普创新实验大赛

颁奖盛会高朋满座

5月26日1全国青少年科技,全国大赛组委会、团省委及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与获奖师生代表等,共260余人齐聚一堂,见证了颁奖盛典的荣耀时刻。众多代表聚集一堂,共同见证了年度科技新星的耀眼登场,亦为本次大赛的圆满落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参赛规模再创新高

第十届科普创新实验大赛_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江苏赛区_1全国青少年科技

方胜昔指出,本次竞赛的参与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较去年,参赛学校的数量增长了22%,参赛者的人数增长了18%。在江苏赛区,有64所高等院校和123所中学的近4000名学生参与了竞赛,这一庞大的参与规模充分体现了青年群体对科技创新的强烈兴趣和持续追求。

大赛命题全新升级

第十届赛事以“智慧、安全、环保”为核心理念,重点讨论了前沿科技以及公共安全与卫生领域的问题。命题内容更加聚焦,难度有所提升,全面评估了参赛队伍在科学素养和技能方面的整体实力。这次竞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活动,更是培育科技人才的关键途径,充分体现了中国科协对年轻科技人才的重视与扶持。

创意作品精彩纷呈

创意作品板块主要突出应对现实挑战的能力。在大学参赛者中1全国青少年科技,研究焦点锁定在人与机器的协同工作;对于中学生参赛者而言,他们关注的是未来校园的设想。在初赛环节,网络评审活动于四月上旬启动,而复赛则安排在五月十二日进行现场答辩。截至五月二十六日,共有九支来自高校的队伍争夺着晋级全国总决赛的资格。在颁奖盛典中,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参赛团队呈现了他们的创作成果,全面彰显了创新精神与卓越才华。

科普实验趣味十足

科普实验单元依托于模拟未来太空车的主题,与科普教育活动相结合。参赛队伍需自行设计并组装相关设备,以实现既定目标。截止至5月26日,共有来自44所中学的60支队伍参加了复赛环节。比赛分为四个并行赛道,竞争异常激烈,对设备性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大赛成果硕果累累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本次大赛成功评选出31项一等奖,同时表彰了50位杰出的指导教师,以及22个表现突出的组织单位。该活动,即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其宗旨在于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科普创作才华的平台,推动科技活动的兴盛,并致力于培育我国未来的科技人才。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江苏赛区_第十届科普创新实验大赛_1全国青少年科技

您如何看待此类科技创新赛事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欢迎点赞、分享,并分享您的观点。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中原东路190号​ 咨询电话:0393-8556337